首页

郑州女王灵魂救赎黄金视频

时间:2025-05-26 10:07:39 作者:饮料别混喝!可能损害健康 浏览量:35208

  实习记者 王 晶

  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类饮料再度成为消费热点。近期,“盲盒调酒挑战”这种看似新奇的饮料搭配在年轻群体中风靡——将功能性饮料、碳酸饮料、咖啡与酒类调配饮用,不少人认为这样既能保持清醒又能“嗨起来”。

  但最新医学研究揭示,这种饮用方式可能对大脑产生持久性损害,特别是对处于发育阶段青少年的脑部健康影响更为显著,且不利影响会持续到成年时期。

  饮用“混搭”饮料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贾平平。

  贾平平列举了三种常见但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的饮料“混搭”喝法,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第一,酒类+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饮料中含有咖啡因、牛磺酸等,酒类饮料中含有酒精,二者混合喝下去后,咖啡因与牛磺酸的兴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酒精的部分抑制效果,让人在短期内暂时忘记疲劳,使人产生精神饱满的错觉,不知不觉间就会摄入更多酒精,导致酒精摄入过量,对身体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此外,贾平平表示,咖啡因和酒精中的碱性物质也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一步加重胃肠负担。这种刺激一旦过量,就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造成食管炎症。

  第二,酒类+碳酸饮料。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与酒类混合摄入时,二氧化碳会刺激胃壁,加速胃排空的速度,让酒精更快进入小肠,加速酒精被吸收的过程。因此人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会迅速升高,更容易喝醉。此外,这种混合喝法还容易诱发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或是引发慢性肠胃炎。

  第三,咖啡+功能性饮料。咖啡和功能性饮料中都含有咖啡因,会起到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健康成人每天的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400毫克,单次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克。一旦混合饮用,人体的咖啡因摄入量就容易越过安全阈值,进而会过度刺激肾上腺分泌并扩张血管,加重心脏负担。如果饮用过量的话,还可能会诱发急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对混合类饮料中的一些成分更加敏感,造成的伤害也可能更大。虽然成年人身体机能相对青少年更加成熟,但是过量饮用混合类饮料,也会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混合类饮料里的高糖、高咖啡因等,会使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此外,贾平平强调,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来说,混合类饮料可能会加重病情。而孕妇如果过量饮用混合类饮料,也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另外,贾平平提醒,牛磺酸具有轻微渗透性,短期内摄入过量会给消化系统造成一定负担,易引发腹泻、胃痛等症状;咖啡因过量摄入则会加重神经系统负担,导致心跳加速,还会引起失眠、头疼等状况。具有这两种成分的饮料即使不“混搭”,无节制饮用也会带来健康风险。

  一旦错喝了“混搭”饮料,该怎么办呢?贾平平建议,首先可以先观察一下自身状况。如果只是少量饮用,没有明显不适,可进一步居家观察,看看是否有更严重的不适感。如果出现口渴、头晕的轻微症状,可以自行适量补充水分,例如喝一些温开水,起到稀释浓度、促进代谢的作用。此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尝试采用催吐的方法缓解症状。若是出现特别严重的不适,比如剧烈呕吐、腹痛腹泻或呼吸困难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前8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9.2%

继“微博寻夫”、离婚、实控人股份被司法冻结乃至强制执行之后,丽人丽妆(605136.SH)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黄韬与其前妻翁淑华的离婚纠纷又有新情况。

广州可提取公积金作购房首付款

“当前,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企业投入或社会捐赠比较少。尽管企业有各种税收优惠,但它们更加关注产品产出,投入的方向和基础研究有本质区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告诉记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起笔“高质效” 奋力书写公平正义的检察之答

据预测,5月1日至5日,东部机场集团预计客班起降4730架次,日均946架次,旅客吞吐量63.5万人次,日均12.7万人次,旅客最高峰可能出现在5月5日,约13.5万人次。

越跑步,膝盖越废……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峰会上,法基回顾了非盟在《2063年议程》首个十年(2014年至2023年)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他对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和非盟机构改革方面的进展表示肯定,但认为非洲仍面临诸如安全局势不稳定、气候变化影响深重、经济和社会治理存在缺陷等严峻挑战。他指出,非盟发展议程进入了第二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十年,非洲各国要更加团结,携手提升非洲整体竞争力。

上千队伍角逐“美亚杯”第十届中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

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胜波:一定是积极地拥抱新能源。混动的技术、增程的技术、纯电的技术,不断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越来越好的产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